「お花屋さん」



这部剧的感想没有写过多少。因为一直都没有很认真的在看,中间又在补很多shingo其他的综艺节目,剧,广播之类的。

今天看完了第6话。
心里一直都不能平静。我想,shingo fans,那些真心喜欢他的人,看完这一话,心情都应该多少有些难受吧。
我甚至有要分裂一样的感觉。因为不适应,承受不了看他悲伤的眼神。

其实应该说从第5话开始英治这个角色才算明朗起来,象他这样一个角色,日剧里面还真少见!
而shingo隔了这麽多年又终于可以演到这样高水准的角色,真是很不容易啊!为此想谢谢野島さん。

野島san的剧以前也不是没看过,而且看过不少!但总觉得薔薇和它们不一样。
蔷薇对人物的刻画更追求细腻。方式很执著,孤注一掷,真有一种去碰带刺的玫瑰的感觉。
这次,野島san的剧本确实走了一次钢丝。
感觉他在对于人性内心刻画这方面的造诣,真不是一般的高呢。
类似蔷薇这样的如此细致入微且用大篇幅去描写人的内心挣扎,我个人认为,如今只有在电影范围内才看得到。

英治这个角色,很多人都不喜欢,不接受。
但我却认为他的角色刻画才是戏剧里面体现人性的很多种方式中的最高境界。
表面现象,表面现象。
外表并不代表一个人的一切。
英治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冰山!
观众讨厌他永远是压抑着,忍耐着,维持着一个完全没必要去维持的菩萨好人形象。
(且先不说他之所以这样的做,肯定是有先决原因的,而这个原因因为剧情需要,至今还是秘密。)

似乎世界上的人们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了,没有耐心去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没有耐心去探讨人性的多种奇妙可能。

在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面,人物都是性格强烈,爱憎分明的;我觉得,莎士比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人性情感的各种方面都很赤裸很精炼的暴露出来了。
而在近400年后,在「等待多戈」这样的戏剧里面,看完也不知道多戈到底是个甚麽人,甚麽样的存在。
但我却觉得,比起莎士比亚来,后者反而更真实。虽然读完之后我脑海里反应出来的只有一个感觉:不断延伸,重复的空泛,混沌的黑洞。

但,人就是这样的一种没有规律可循,难以总结概括,拥有自己独特的自由灵魂的动物。
研究人类的内心却也是我一直都很喜欢做的事情

野島的世界一向也都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他笔下的角色没有单纯的黑或白。
人性都是矛盾的,野島笔下的英治和MIO是两个独立的矛盾个体。
MIO的内心是单纯的,但她却被拉入了一个复杂的世界。
英治的内心是复杂的,但他却并不表现出来。
隐忍,内敛。这是我个人一直都喜欢的戏剧角色类型!(用俗语说,这样的角色非常有嚼头!)

因为各自无法说出的秘密而欺骗对方,最后当谎言被揭穿的时候,这两个已经相爱的人如何去面对自己内心的黑暗面,如何去面对对方。
第6话的关键就在这里。
两人都选择了继续欺骗,这次不仅继续欺骗对方,而且更是开始欺骗自己。
也许有人说,这样的爱情不要也罢!
但是我觉得,现实世界里,能做到的人其实是少数中的少数。
请扪心自问:面对自己的挚爱,究竟多少人才能做到说放就放,如此洒脱?

英治是一个没有真正爱过谁的人,所以当他发现自己爱上MIO之后,所想的应该只有一件事情:尽力去维护她,珍惜她。
而当他发现MIO虽然装瞎且骗了他的钱之后却没有离开他的时候,也许,那个时候,他的内心也已经原谅了MIO。又或许,他发现自己别无选择,除了相信对方以外。因为如果失去了MIO的话,英治就会象自己对直哉所说的一样,重新变回到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可以诉说,一颗心也无法得到安抚。所以,那个时刻,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敞开怀抱,去原谅,去忘记,去信任,去爱。


MIO在黑暗的夜里,眼睛绑着绷带,给英治打电话哭泣的那个场景,给我很大的触动。結子的演技啊!!完全凭借声音和语气来体现内心的痛苦,欺骗欺骗再欺骗,只为了能听到他的声音,看到他的脸。
shingo在最后的海滩那场戏,也真是无语形容的强!因为他真的有一种天生的能力,丝毫不会让人察觉到他是在演戏的能力。那复杂矛盾的内心都是不经意间从他低垂着的头,孤独的背影,淡淡的透着悲凉无奈的眼神中表露出来的。

呵呵,虽然真的不想写肉麻的话,但,自己的心到现在还觉得犹如刀绞,那双眼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anpopo405 的頭像
    tanpopo405

    石缝中的蒲公英

    tanpopo4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